海棠兔大全网

光之魔法:让石头焕发新生

10-17

光之魔法:让石头焕发新生

自然界的万物,都生长在太阳的光照下。有光即有影,光与影,也可以说是大自然这位“艺术家”的创作手段。当我们看一座山时,四时气候变化的差异,从朝阳到夕照到夜晚的时间变化,山因光线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气质与性情。

一方石,也如大自然中的一座山般,因陈设的空间环境气质、色彩氛围、文化调性等的差异而呈现不同的生命感。特别是光线的布置与塑造,更让它的艺术气质呈现出不同的境界来。


图1


一般来说,赏石的灯光创作可分为自然光效与人造光效两种类型。自然光效,在家居、工作空间中常用;人造光效,为博物馆、展览会等常用。


家居赏石中,两种光效如能有机地融合,其变化之美将会给赏石者带来更多的视觉与心灵的享受。我的家与工作室就是这样:一边在有些空间的窗前布置赏石的角落,在日出日落间欣赏一方石从阳刚到阴柔的变化;也布置了专门用人造光源来拍摄与观赏的赏石空间(见图1)。


图2


从商业摄影来说,灯光要准确地呈现石形、色彩、肌理的细节,为购石者提供更为客观的参考。而赏石创作,更重要的是要强化作品的艺术感染力,灯光不只是表现石的美,更重要的是如何让“石成为它自己”,而这个“自己”也与赏石创作者的内心感受以及希望分享的文化内涵融合成一个整体(见图2)。


同样的一方石因光而产生不同的效果


图3


就如图3这方灵璧山形石,我与它对坐而观时,心中就不自觉中生起“藏龙卧虎”的名字;我试着用自然光与可调式灯光来实践不同的山水意境。自然光对于山形石呈现自然而然的山水意境上是比较适合的,而人造光则可制造强烈戏剧化的感情色彩。


图4


图4:左侧窗口折射光,空间右边较深,无有其他墙面反射光产生较强的立体感,有朝阳或夕照的感觉。


图5


图5:左前侧窗口漫射光,白色百叶帘,叶片角度向天花板,整体柔和,全石结构及体积感能均匀表达。


图6


图6:布右前侧漫射光,加背景点光源照射。既能表现山的外轮廓,整石的造型结构也清楚,但意境比较平淡。


图7


图7:正上方布顶光,近似于中午日照效果。



图8:布正面前侧顶光,类似阴天的漫射光。


图9


图9:布后侧顶光。因石的前部结构产生浓重的阴影,效果不佳


图10


图10:左前侧低角度布光,塑造局部浓云遮挡下偶尔照下的一片侧强光。


图11


图11:右前侧布低角度漫射光,类似浓云遮挡下偶尔从云隙间照下的一撮柔和光线。


图12


图12:朝阳刚起时,山谷深幽之趣。


图13


图13:夕阳西下的一瞬间逆光效果。


图14


图14:戏剧化布光,不一定符合自然的规律,但能制造视觉的惊奇感。



不同类型赏石需要不同的布光方式


石头,也可以说是一个生命体,至少在爱石藏石的人心里是这样认为的。它的生命形式除了皮壳因人的把玩而留下岁月感之外,更多的是视觉的某种象征性与冲击力让人心灵为之撼动。


每方石,都可以找到最能表现其生命感的灯光方式。


图15

图15:展示环境营造时空之开阔,光效加强空间之神秘气息。


图16


造型石,因其更近似于艺术雕塑品,而更多地要以强调光影效果的直射光与侧逆光手法来塑造。如《八风吹不动》这方灵璧皖螺石,具有当代雕塑简洁而纯粹的形式美,以单光的形式照射,光影对比强烈,视觉的震撼力强(见图15和图16)。


图17


图17摩尔石《人体雕塑》的现代雕塑美感通过喷砂玻璃的反衬,线条和轮廓清晰有力,左右两侧白墙的反射光加强了石的立体凹凸美感。


图18


图18陈炉石《出山》在顶光与下背光的相互配合下,强化了主题的时空深度,既有高远,又具深远的视觉冲击力。


图19


画面石,因其更强调欣赏石上的图案,而更多地要以漫射光与平光来表现。图19《弘一法师侧面像》在漫射式的自然光下拍摄,也类似于用摄影灯加柔光罩的效果。


图20


图20《敦煌遗梦》,左右两支灯加柔光罩的光效柔和不生光影,表现画面石的二维画面美感。



自然光的光效设计


自然光,关键在于因势利导,巧妙地结合时间、空间的条件,创造出最佳的观赏场景。因自然每天都处在不断地变化当中,可以说是最活生生的光效“设计”。


我喜欢在向阳的窗前的垂直方向布置案台,让光从侧面照射赏石,白色百叶窗帘变成了我的调光设备。每天的不同时段,通过调整窗帘叶片的角度,可获得直接照射与间接漫反射的不同效果,可根据不同石种与文化艺术主题而灵活调节光效。


图21


图21是一方像抽象雕塑造型的梨皮石,上图为百叶帘调向天花斜向反射的光线,造型的立体感弱;下图为百叶帘向下斜向的光效,造型的立体感强,阳光的条纹影子也成为品赏的元素。


图22


图22《伯牙绝弦》为百叶帘调向天花斜向的漫射光,整体场景柔和,人物与水墨画、条几等组成一个新的画面。



人造光源的光效设计


完全人造光的设计,可根据空间选用一片墙的区域,或定制入墙式的展柜布置五面体的综合灯光照明,再根据赏石的特点而灵活组合光的照射方式。


图23


图23:上图的石的背景墙在窗户与阳台门中间,光线漫射而没有任何阴影;下图为左边强光灯窄照射范围,右边弱光灯照背景板,形成立体感强的画面。


图24


图24:单支强光灯照射佛像,余光照向石头,佛像投影与石形成一个新的画面关系,有点戏剧性的布光方式。


在人造光效的设计中,我更偏好以意象式的灯光来表现,其中光影是有力的手段,同时要结合空间陈设的某种特点来强化赏石本身的文化空间感。


文化空间感也可理解为“气场”或“意境”。只有超越了“形、质、色、纹”的物质感之后,才可能进入“韵”的层面。而赏石过程中对“韵”的获得是可以通过展示的灯光效果来延展与强化的。


图25


图25:左侧光、右侧光,右后逆光、正面光的不同效果。从图25这方石来说,右侧光既能勾勒出石的造型感,整体朴厚之气也能得以呈现。


图26


图26:一左一右的两支窄光灯,左强右弱,表现最有“肌肉感”的视觉。


图27


图27:光照射角度的微妙变化,就像太阳对于山的照射般。


图28


图28:单灯的前侧光,余光照向背景墙,刚好形成阳阳互动的变化。整体氛围沉静禅意而有力量感。


图29


图29:上图单灯右前向投射;下图左后侧窗户逆光的照射效果。


图30


图30:题名为《说法》。上图单灯投向背景,边缘光照向石头,形成半剪影的效果,人物头部与手部也显神气;下图双侧灯投射向石,雕塑感强但整体画面虚实感不足。


图31


图31:单灯简约而有力,重点突出,整体空间感强,石的气场因光效而突然间变大。


图32


图32:上图在柔和的室内日光中加一支投向背景板的弱光灯,凸显陈设物的线条与层次感。下图在全暗的室内一灯投射背景,一灯侧面表现石的质感与纹理。


图33


图33:单灯窄光条投向背景,剪纸式的效果简洁而有力,适合表现外形姿态好的石。


图34


图34:题名为《出关》。石的影子形成了有时空特点的故事性,仿佛老子悠闲倒骑青牛的影子被夕阳刻入了城墙中。


光效的控制,全在创作者的内心表达需求中,有什么样的目的,决定了最后效果的走向。光效没有绝对好与坏的界定或区别,就像画史上的大家,虽然用不同的风格,只要到达极致就都能表现出自己的个性与品位。



(本文图中赏石,除《出山》《说法》为倪国强藏品,余皆为无上堂藏品。)


玉坠摔掉一小块怎么修复

大清银币宣统三年值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