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长白
长白山地区的传统文化与地理面貌,有着极大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长白山民俗博物馆——长期以来形成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习俗,真实地再现了长白山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
长白山河洛文化园——园内的石柱、青铜、木制雕塑,讲述了古代河洛地区的文化故事;
长白山自然博物馆——展出长白山山川地貌、垂直景观、自然资源及其历史与现状;
长白山森工文化园——这里重现了当年森工文化的特色和韵味,让人们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森工文化的魅力。
它们如一张张立体文化拓片,共同构成了长白山地区的历史文化。
长白山
民俗博物馆
长白山民俗博物馆创建于2015年,位于池北区天福街南端,展厅面积3000余平方米,馆内藏品10000余件,以实物、图片、影像等多种布展形成。
博物馆一共分为两层,第一层以历史记忆、百行百业为主。第二层为衣食住行、文化艺术为主。
△ 宝马遗址
各式铁钉数百枚, 以及少量陶器、 瓷器、 铁器和铜器。在这里,你可以看到金代的历史文明,也能看到安图县社会生活的历史变迁。
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及气候原因,所以这块宝地孕育出许多珍贵的植物,这些植物拥有极高的药用价值。
长白山居民捕鱼用的鱼叉,虽然布满了锈痕,但是保存依然完好。
人们在冬天捕鱼时天气寒冷,在药哈子里装满酒,身体发冷时喝上一口暖和身子。
这些工具保留得很完整,“木帮”文化已经成为长白山地区最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之一。
长白山地区的矿冶业,直至清朝末年和民国初年才逐渐发展起来,主要有金、银、铜、铁、铅等金属的开采冶炼。
很久以前的长白山农业经历了艰难曲折的过程,鸦片战争后,闯关东的居民来到长白山地区,带来了先进的农耕技术和工具。
当时的产品主要供自家消费,包括纺纱织布、缝衣绱鞋、编筐窝篓、食品加工,以及生产生活所需各种器具的制作、修理等。
满族自古好歌舞,古代舞蹈多由狩猎、战斗的活动演化而来。历史上满族男子喜穿青蓝色的长袍马褂,头顶后部留发梳辫留于脑后,戴圆顶帽,下穿套裤。
女子身着彩旗袍,头带答拉赤,足登花盆底,显得既美观又庄重。
不能忘记的是满族火锅,这是我国比较古老的一种传统风味名菜,也是清朝宫廷中冬季常用佳肴之一。
靰鞡鞋是中国民间古老的鞋子,是满族先人创造的。关东一带十分寒冷,所以靰鞡鞋是这里人们的主要防寒用具之一。
长白山地区的先民为了抵抗严寒,居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称为地窖子。近代以来,住房有木刻楞、泥筑等建筑方式,房顶起高,或草,或硬木瓦,并在屋内筑火炕取暖。
挂竹筐的小勾子是狍子的脚,非常有特色,还原了当时居民的生活习惯。
这个就是满族的悠悠车也叫摇车,用桦树皮做成的,如今在东北出生长大的满族人,大多数儿时都有过被“吊起来”的经历。这就是北方民间传诵的那句俗话——养个孩子吊起来。
“窗户纸糊在外,大姑娘叼着大烟袋,养活孩子吊起来”这就是关东最著名的三大怪。
马车是长白山地区交通运输的主要工具。车轱辘为坚实桦木或柞木所制作的,形状如蒙古草原上勒勒车的轮子。只有有钱人家才会有马车代步。
博物馆记录时间的积淀,留下了岁月的积累。趁着假期来长白山民俗博物馆和小伙伴们一起打卡吧~让传统文化在新时期焕发出新的魅力和生机!
民俗博物馆开馆时间:
冬季:9:00-20:00
夏季:8:30-22:00
地址:吉林省延边州安图县长白山池北区天福街,与长白山公安局毗邻
票价:免费
看完了民俗博物馆,是不是很想穿越时空的阻隔,与历史展开对话,别急,接下来我再带大家看一处寓意深远的文化主题公园——长白山河洛文化园。
长白山
河洛文化园
@烟雨长白
长白山河洛文化园位于二道白河镇白河火车站站前,水面倒影、水幕投影和音乐喷泉构筑了园中三景。遵循“能石则石、能木则木”的环保理念,园内的石柱、青铜、木制雕塑,讲述了古代河洛地区的文化故事。
星云浮掠、疏影婆娑。在蔚蓝色的水面之上倒映着婀娜多姿的美人松和形成了美轮美奂的镜像之美。夕阳西下,高大威武的石林阵将笔直的身影清静自然地投射在地面上。
火山粗面岩石柱,七千多万年前火山喷发岩浆冷却而成,极其罕见珍贵。石柱百根,直径2.5米,高8至12米,重110-150吨,按河图洛书规律列阵,直指天穹,巍巍壮观,气势恢宏。
长白松,俗称“美人松”,是长白山二道白河地区特有的珍贵树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美人松生长缓慢,长到成材大树通常需要上百年。
古老的石柱雄伟而沧桑,美人松青翠而俊秀,穿越时光却相互映衬,将河洛文化呈现得淋漓尽致,使人遐想。
地址:吉林省延边州安图县长白山大街,白河火车站站前
想象一下,和煦的阳光,走在小镇上,看看花草树木,逛逛博物馆、公园,阳光洒在身上,趴在门口的小猫懒懒的地晒太阳……多么美好的光景啊!
来源: 智游长白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