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认为,钓鱼这件事总体来说可以分为四个步骤:选位、诱鱼、钓鱼、遛鱼。其中每一个步骤中又包含诸多细节,需要经验的积累才能够灵活运用。由于篇幅有限,我无法把所有的细节和经验都写得面面俱到,所以今天只谈四个步骤中的关键点,希望能与广大钓友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说到选位,大家可能第一时间会想到要找突出部位、水草丰富、入水口或者是有障碍物能藏鱼的地方。但是选位最关键的是选择合适的水深,水深不合适也就意味着水温不合适,鱼在不同的水温环境下的进食欲望会有很大差异,所以鱼一定是选择合适的水深区域活动,水深不合适的地方鱼就会很少甚至是完全没有鱼。关于水深与水温之间的关系,我在此前的文章中已经详细谈过:《水深与水温的关系》
选择了合适的钓位并不意味着一定会有一大群鱼等着你去钓,我们依然需要依靠做窝来诱鱼。不少人钓鱼做窝就是直接扔几个“大球”完事,然后就挂两个饵等着鱼咬钩。其实这种简单暴力的做窝方法效果是非常差的,做窝的基本原则是保证窝点里始终有适量的窝料,请注意“始终”和“适量”两个关键词。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根据鱼的密度和大小,结合浮漂动作的多少来判断窝料的剩余量以及消耗速度,一定要在窝料完全被鱼吃光之前补窝。其次是要控制打窝和补窝的量,假设有10斤玉米窝料,你一次性全部打下去和你分50次一点点打下去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诱鱼是需要时间的,不是你打窝之后马上就能开始连竿,少量多次,高频率的补窝往往是效果最好的。
在鱼进窝之后想把鱼钓上来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简单是指野钓,因为野生鱼通常吃口比较生猛,不需要精确的调钓。但是黑坑钓鱼,特别是钓回锅鱼难度就比较大,对于浮漂吃铅量的选择以及浮漂的调钓,甚至是饵料的状态都有非常高的要求。浮漂吃铅量选择不当会导致鱼已吃钩但是浮漂不出动作,调钓不当会导致锚鱼多、空竿多。关于浮漂吃铅量的选择请大家翻看我之前的文章:《浮漂吃铅量的选择》。关于调钓的问题我在以后的文章中还会详细去说。
中鱼并不意味着能成功把鱼钓上来,因为遛鱼方法不正确或者是遛鱼经验不足导致跑鱼的情况经常发生。我们要先搞清楚遛鱼的根本意义是消耗鱼的体力,让鱼失去反抗能力。而遛鱼的基本原则是必须保证不被切线,而最容易发生切线的就是在中鱼后鱼开始第一次冲刺的时候,这个阶段是切线概率最高的。所以,我们必须在中鱼瞬间,用最短的时间把鱼竿竖起来,与水面呈90度垂直状态,只有始终让鱼竿保持在这样的垂直状态才是最安全的。要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选用调性更软的鱼竿,所钓的鱼个体越大越需要用软竿,因为软竿更便于在中鱼的瞬间把鱼竿竖起来,而硬竿往往容易拔河切线。另外,钓越大的鱼越不能抛满竿,必须给后期的遛鱼留有充足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