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 乾隆 珐琅彩洋红地花卉小碗:高5.6cm、口径11.2cm、底径4cm。敞口撇唇,深弧形壁,矮圈足,足底缘无釉露胎。器外壁施洋红色珐琅釉,口沿与足外壁底缘各留白线一道。外壁口沿处锥剔一周捲草纹,壁身锥剔重瓣菊花与形似石竹的七瓣朵花各一朵,花旁间饰捲叶纹,壁底饰变形莲瓣纹。碗内底心彩绘折枝秋海棠花与菊花。碗外底书“乾隆年制”青花楷书款。
2、清 乾隆 珐琅彩洋红地花卉小碗:高5.7cm、口径11.1cm、底径4cm。
3、清 乾隆 玻璃胎珐琅彩人物渣斗:高7.2cm、口径9.3cm、底径5.4cm。此渣斗呈喇叭口,腹部上丰下敛,圈足。通体象牙白色,玻璃器表细如凝脂。颈部饰蕉叶纹,肩部饰蔓草纹,器腹三面白花锦地开光,绘仕女、孩童,蓝珐琅双栏内署宋体“乾隆年制”四字。
渣斗即俗称的痰盂,乾隆二十七年(1762)曾经谕令:“以后不要在渣斗上书年款”,故乾隆时代各工艺品种的渣斗多不具款识。此件带有乾隆年款的玻璃渣斗,应为乾隆早期作品。
清朝皇室对于玻璃制品的喜爱与需求,促进了玻璃工艺技术的发展。依据学者考证,大约在康熙三十五年(1696)间,洪若翰(Jean de Fontaney, 1687来华)致函法国提到在德国传教士纪理安(Bernardus-Kilian Stumpf,1694抵华)的指导下,宫里设有玻璃厂,信中并要求加派玻璃与珐琅工匠来华。早期玻璃厂隶属养心殿造办处,雍正时在圆明园也建立另一个玻璃厂,乾隆朝追随雍正馀绪,继续在圆明园烧造玻璃。乾隆五年(1740)有法国传教士纪文(Gabriel-Leonard de Brossard, 1740来华)、汤执中(Pierre Noel Incarville,1740来华)加入作顾问,改进前朝的玻璃配方,胎体较重,但非器壁增厚。玻璃胎珐琅彩是清代首创的制作工艺,以传世品来看,多数来自乾隆时代。其制作技术是将珐琅釉绘于玻璃胎上,经焙烧而成。玻璃与珐琅熔点较接近,温度低则成色不佳,温度过高则玻璃易变形。
4、清 乾隆 珐琅彩山水楼阁胆瓶:高15.8cm、口径2cm、底径4.5cm。直口圆唇,长颈,斜肩,硕腹,矮圈足。口沿下绘一圈弦纹与粉红圆点纹,圆点上以白料点染,呈现出光影亮点。颈部饰粉色变形蕉叶纹与云纹,颜色鲜妍娇嫩。
腹身彩绘山水亭台,上端有墨书题句:“树接南山近,烟含北渚遥。”,并在引首与句尾分别以红料写“寿如”、“山高”、“水长”三印。圈足外壁绘云纹与弦纹。足底缘无釉露胎,外底书“乾隆年制”双方框蓝料宋体楷书款。
5、清 乾隆 珐琅彩山水楼阁胆瓶:高15.8cm、口径1.9cm、底径4.5cm。
6、清 乾隆 洋红地赭墨三友碟:高3cm、口径10.6cm、底径6.6cm。圆口,浅弧形壁,矮圈足。外壁以洋红色釉为地,锥划缠枝花朵纹。器内壁以赭墨画松、竹、梅三友图,左上方题诗“月幌见踪影,墨池闻暗香。”,并分别在引首与句尾以红料书“三秀”、“四时”、“长春”三印。足底缘无釉露胎,外底书“乾隆年制”双方框蓝料宋体楷书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