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兔大全网

探访恩施玉露:湖北历史名茶的传奇之旅

10-01

探访恩施玉露:湖北历史名茶的传奇之旅

"恩施玉露"是湖北省恩施市生产的一支历史名茶,2008年被湖北省农业厅授予"湖北第一历史名茶"的称号。恩施玉露茶的生产工艺中,保留着自汉魏以来古老的蒸汽杀青技术。"恩施玉露"的发展演变历程,是我国蒸青茶发展史的缩影,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此前,探究"恩施玉露" 茶的历史多借助民间访谈资料,本文拟将其置于我国茶业发展的大背景中,依托古籍文献,再行考证,敬请与会专家、学者指正。

一、 从文献记录看:蒸青技术自汉魏时期起一直在鄂西南山区保留至今

最早明确记载茶叶加工方法的文字是三国o魏o张揖(212 ?-270)《广雅》:"荆巴间采茶作饼,成以米膏出之。"[ ]这是目前茶学界公认的、最早记载蒸青饼茶的文字。从其后唐o陆羽《茶经o三之造》:"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 的记载可以确认蒸青饼茶的具体制作程序。这一技术无疑在张揖之前已应用于生产,张揖生于东汉末,又只是"茶事"的记录者,判定这一技术始于汉魏时期则不容置疑。"荆巴间", 且"荆" 在前,当然也就包括长江三峡及以南的鄂西南山地。

唐o陆羽《茶经o六之饮》记:"荆渝间,以为比屋之饮。"即:荆、渝一带,家家户户都饮茶。如果没有长期历史的积淀,没有被百姓普遍接受,没有相应的产量,是无法形成这一局面的。两条记载相互呼应。

唐o杨华(一作杨晔)《膳夫经手录》载有:"施州方茶,苦硬"[ ],既称"方茶",又言"苦硬",当是以老叶制成的"饼茶"无疑。显然,蒸青技术自三国o张揖以后还一直在施州(治今恩施市)应用于生产。

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黄庭坚(1045-1105)曾被贬任涪州别驾、黔州安置,任内多次往返施州,留下不少诗文及石刻题字 。在任四年,常以当地茶叶馈赠友人,有书信可证:"黄山谷《答从圣使君书》云:今奉黔州都濡月兔两饼、施州八香六饼,试将焙碾尝。"又,"《与泸州安抚王补之书》云:施、黔作研膏茶,亦可饮。漫奉四种,幸碾试,垂谕如何。"[ ]宋代的施、黔二州接壤,这里"施州八香六饼" "施、黔作研膏茶",中的"施"就是"施州"。这足以证明,至宋代,蒸青技术仍然保留在施州,用于生产"饼茶"和"研膏茶" 。其中:研膏茶有四种,"饼茶"还有专门的商品名--"八香"。黄庭坚是一个遍饮各地名茶的诗人、书法家,馈赠友人的茶,虽自谦为"亦可饮",但一定是品质好、有特色的好茶。黄庭坚常与友人互赠名茶,在《山谷集》中有《谢刘景文送团茶》、《双井茶送子瞻》、《寄新茶与南禅师》等诗,苏轼也写有《月兔茶》、《鲁直以诗馈双井茶次其韵为谢》等答谢诗[ ]。黄庭坚以施州茶馈赠友人,足见这时的施、黔二州完全能够生产多种高档茶。

二、恩施玉露传承了陆羽《茶经》所载的蒸青工艺及制茶工具

1. 蒸青工艺流程。

《茶经o二之具》:"甑,或木或瓦。匪腰而泥。篮以箄之,篾以系之。始其蒸也,入乎箄("箄" 应为"箅"),既其熟也,出乎箄。釜涸注于甑中。又以穀木枝三亚者制之。散所蒸牙笋并叶,畏流其膏。"[ ]今天恩施玉露的生产工艺,其蒸青环节不仅与这段记载一样,还为《茶经》加注了新内容:

"或木或瓦", 今天的生产实践是:用木头制成弧形木瓦(当地称为"甑瓦子") 箍成桶状的甑,从上部取放箅。或用木板做成方形"蒸箱", 用从侧面取抽的"蒸屉"取代"箅"。一般农家蒸青就用日常蒸饭的"甑子" 。

"匪腰而泥"、"釜涸注于甑中":蒸青时蒸汽要足,一定要甑内蒸汽很大时(俗称"气上圆了"),才能开始,否则,"叶底"非红即黄。为使蒸汽尽快"上圆",方形蒸箱的缝要用"白鳝泥"封死;圆形甑的中间要用篾箍箍紧不漏气(俗称"腰箍"),甑的下脚与锅之间亦用泥封死。添加"甑脚水"就只能从甑口注入。

"篮以箅之"、"又以穀木枝三亚者制之。散所蒸牙笋并叶":甑箅用篾编,依甑的大小而定。蒸青时鲜叶要薄摊,太厚,杀青不一致,影响成茶品质。杀青后的鲜叶,出甑后立即用木叉状工具抖散,摊晾于竹席之上,否则,影响杀青质量。"又以穀木枝三亚者制之",即选用带三叉的穀树枝制成的工具。穀木,三峡一带称为"构皮树" 或"构树" ,其皮韧,民间常用作捆绑物品的绳索,《茶经o二之具》"巴川峡山纫穀皮为之"就是指用构树皮搓成绳子"穿"制好的茶饼。"穀"与"构"为一音之转。

"篾以系之",不是用篾将箅固定在甑中,而是在箅的边缘对称系上篾做的"提扣"。杀青时为有效地利用蒸汽,提高效率,常用两个或三个箅轮流使用,蒸第一个箅时,将鲜叶薄摊在第二个箅上,杀青完成取出第一个箅时,即放入第二个,轮番操作。圆形甑从顶部取放箅,蒸汽太大,影响视线,箅边"提扣", 是为方便取放。

由上对比:"恩施玉露"生产中采用的蒸青工艺,与陆羽《茶经》所载,一脉相承。

至北宋时期,蒸青是生产龙凤团茶等贡茶的关键技术。是时,蒸青工艺已炉火纯青。北宋o宋徽宗赵佶o《大观茶论》:"蒸压。茶之美恶,尤系于蒸芽、压黄之得失。蒸太生则茶滑,故色清而味烈;过熟则芽烂,故茶色赤而不胶。压久则气竭味漓,不及则色暗味涩。蒸芽欲及熟而香,压黄欲膏尽亟止。如此,则制造之功,十已得七、八矣。"[ ]这段文字明确指岀:蒸青制作饼茶,蒸、压二道工序最为关键,掌握好"蒸芽"的生熟、"压黄"的程度,"则制造之功,十已得七、八矣。"从前引黄庭坚的书信判断:是时,施州所制高档饼茶,已为品茶名家所垂青。

2. 今天,制造"恩施玉露"茶所使用的工具,很多与陆羽《茶经》所述相同或相似。

生产"恩施玉露" 茶所使用的专用灶,是《茶经》"焙"灶的改进型;《茶经》中记载的很多专用工具,至今仍广泛应用于手工茶的制作,其中一部分就是这里百姓居家常用的器物。

庄晚芳先生曾作过比较:"制作玉露茶的工具有蒸青用的炉灶、铁锅;木制蒸青箱和蒸青盒;焙制用的焙炉,用砖砌成。这些工具和《茶经》中所说的很相似。"[ ]正如庄晚芳先生所言,制作蒸青绿茶"玉露茶"的专用炉灶与陆羽《茶经o二之具》中的"焙"最为相似:

"焙,凿地深二尺,阔二尺五寸,长一丈。上作短墙,高二尺,泥之。"

玉露茶加工专用灶的制作方法是:先在地上挖一槽状坑,用以燃烧木柴、木炭时通风和取出炉灰,其深0.5-0.7米,宽0.3-0.5米;槽坑上砌高0.2-0.3米左右的单层砖,砖上放置铁制炉桥。以炉桥为中心,在外围从地上用砖,夹以水、砂、熟石灰和成的"三合泥"作短墙,外墙总宽度为1米左右,根据两侧站人同时加工,工作人员的手臂长短不同而略有变化,以便"铲毛坯"时,两人对手操作能同步进行。长为2.5-3米,加工场地大的地方,可以稍长一些。短墙高约0.8米,比加工人员的腰的高度要低约0.2米。短墙两端,一端为灶门,一端为烟囱口,修烟囱通往屋外。完成后,制作炉膛,炉膛上先用木板作模具,在模具上平砌一层薄砖,待干后取下模板,上置一与灶的同样大小的木框,框高约0.2米,框内底面用三合泥垫平抹光,其底面的光洁度直接影响成品茶的质量,是最关键的一道环节。主体完成后将外墙涂抹"三合泥",使外表美观。

由上对比,今天的玉露茶加工中的专用灶,是在"焙"灶的基础上逐步改良而成,保留了"焙"的原型。

《茶经》记录了多种制茶、饮茶器具。《二之具》中载有十六种加工工具:籯、灶、釜、甑、杵臼、规、承、檐、芘莉、棨、扑、焙、贯、棚、穿、育。其中:承、檐、规、棨、芘莉、扑六种用于加工;棚、贯、穿、育四种用于烘干、封装、贮藏,都是生产饼茶的专用工具。籯、灶、釜、甑、焙五种用于杀青及烘焙,为散茶、饼茶通用工具,这五种通用工具,仍在今天"恩施玉露" 茶的生产中使用。而

杵臼与《四之器》中的"碾" 、"札"则是农家生活的常见器物(文末附有部分器物的照片):

"灶,无用突者。釜,用唇口者。"

"鍑(釜),以生铁为之,今人有业冶者,所谓急铁。其铁以耕刀之趄,炼而铸之。内抹土而外抹沙。土滑于内,易其摩涤;沙涩于外,吸其炎焰;方其耳以正令也。"这种内部光滑、外部粗糙、有方耳的铸铁锅与"灶" 、"甑" 组合成一套蒸青工具。

"籯,一曰篮,一曰笼,一曰筥。以竹织之,受五升,或一斗、二斗、三斗者,茶人负以采茶也。"这种大小不一、由竹编织的"籯" ,就是鄂西南山地茶农常用来采茶的"背篓"、运装鲜叶的"茶篓"。

"杵臼,一曰碓,唯恒用者佳。"这里的农民对大型者俗称为"碓",小型的称"擂缽" ,为居家常用工具,故"恒用者佳"。

"碾,碾以橘木为之,次以梨、桑、桐、柘为之。内圆而外方,内圆备于运行也;外方制其倾危也。内容堕而外无余木,堕形如车轮,不辐而轴焉。长九寸,阔一寸七分。堕径三寸八分,中厚一寸,边厚半寸。轴中方而执圆。"今天农家亦称"碾子" 。

"札,缉栟榈皮,以茱萸木夹而缚之。或截竹束而管之,若巨笔形。"以棕为原料扎成的帚、刷,是这里制茶的常用工具。

对比这些制茶工具,除用于生产饼茶的工具今已不存外,其余的尤其是生产蒸青绿茶的器物,具有明显的传承关系。

三、蒸青技术在生产方茶、饼茶的同时,也生产蒸青散茶

日本学者丹波康赖(912--995)《医心方》中辑录了由中国传入日本的二百余种古籍资料,其中辑有:"《崔禹锡食经》云:秋宜食茗水。(今按:《□食经》云:采叶茗苗叶,蒸,曝干,杂米捣为饮粥食之,神良)"。《崔禹锡食经》所引的这段引文中:"《□食经》"的"□" 似为脱字,无法判断为何时、何人的著作。高文铸先生认为:"在我国历史上以《食经》命名的著作甚多,除《神农食经》成于汉以前外,其它大部分出现在晋、唐时期,而以六朝时期最多。"[ ]而《崔禹锡食经》的成书时间,高文柱先生引日本学者丹波元胤《医籍考》中的考证资料,认为成书于"六朝"[ ]。"采叶茗苗叶,蒸,曝干,杂米捣为饮粥食之" 一段文字,清楚记明了蒸青技术的应用,蒸后再曝干也应该是经过加工后的成品"散茶" 。这段文字中用"蒸,曝干"的茶"杂米捣" 后煮,是作为饮料录入的,后来文献中称之为"擂茶" ,何璘等纂修的《澧州志林》〔乾隆十五年(1750)〕载:"孙云梦记九永风俗,人啜茗粥……茗粥,即擂茶。据云:尝历溇、澧,闻擂声,继以茗粥进……按:今武陵多擂茶,溇、澧间绝少……"[ ]引文中:孙云梦即明代文人孙斯忆(1529--1590),隆庆《岳州府志》总纂修。

唐代诗人白君易在任忠州刺史游览三峡时,写下了五首竹枝词。据沈阳《土家族地区竹枝词三百首》[ ]一书中考证,此组竹枝词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三年(819),其中之一为:

江陵市上卖珠花,妾爱珠花插鬓斜。

郎若去时千万买,拚与三斤麦颗茶。

引者注:"麦颗茶",据沈括《梦溪笔谈》载:"茶芽,古人谓之雀舌、麦颗,言其至嫩也"。拚,舍弃。

这首竹枝词也见清代的《巴东县志》之中,注明是白居易游三峡时的作品,茶叶产地无疑就在附近,时间在公元819年之前。从原诗的文字中,无法了解到"麦颗"茶的杀青方法,它有可能是一支高档的蒸青茶,也可能是一支细嫩的"白茶"。但用"三斤"作单位,则可以肯定这是一支因外形而名的细嫩、揉捻适当、麦颗状的高档茶。

宋元时期,我国茶叶生产岀现了较大的变化。

宋代,高档茶与普通茶的价差很大。《宋会要o卷二九o国朝会要》中辑有"官场"的"卖茶价":上等茶的茶价:杭州第一号917文(这是所载茶价中的最高者)、二号850文、三号779文;湖南绿茶一号876文、二号780文。片茶价:鄂州第一号165文;粗散茶价:峡州17.16文,归州15文(一作11文)。巨大的价差必然催生新产品的开发;《宋会要辑稿o食货志o卷二九》中记载了各地所产的茶叶,淮南、荆湖一带多生产散茶,其中,峡州(今宜昌一带)、归州(今巴东、秭归、兴山)都有较大批量的散茶生产;恩施交通不便,商品运输成本高(这也是这一古老茶区很少被古籍记载的原因),运高档茶出境必然更为划算;作为古老茶区,本身也具有相应的技术能力,历史上也有生产散茶的记录,按理应有蒸青散茶生产。苦于宋代记载恩施茶事的文字实在太少,推测不能替代证据。

元代,王祯《农书》对当时的蒸青绿茶制作工艺的记载是:"采之宜早,率以清明谷雨前为佳。……采讫,以甑微蒸,生熟得所。蒸已,用筐箔薄摊,乘湿揉之,入焙,匀布火,烘令干,勿使焦,编竹为焙,裹蒻覆之,以收火气。茶性畏湿,故宜蒻。收藏者必以蒻笼,剪蒻杂贮之,则久而不浥。宜置顿高处,令常近火为佳。"王祯《农书》的这段文字叙述了采、蒸、摊、揉、焙、藏六个环节。王祯(1271--1368) 我国古代著名的农学家、农业机械学家。《农书》在中国农学遗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王祯的记载,虽然没标明生产地域,但对整个生产流程给予了描述,其基本环节仍与陆羽《茶经》所述差别不大。

四、明代,方志中记有蒸青绿茶"玉香"

明代,在今恩施州辖境内,有好几支茶已颇有名气。1.西晋o张华《博物志》与西晋o刘琨《与兄子南兖州刺史演书》中记载的"真茶",在明o李时珍《本草纲目o茗》中,明确记录其产地在"巴东县"。2. 容美土司(今鹤峰县一带)司主田世爵第六子田九龄(约1530--1595?),留有《茶墅》诗,其中有:"瀹茗闲翻陆羽经,……旗枪布处枝枝翠,雀舌含时叶叶青。""旗枪""雀舌" 无疑是高档茶。3.建始茶是"西蕃"茶叶的供应地,其所产茶叶用于"茶马交易","自巫山、建始等处买者,卖于黎雅、乌思藏地方。"[ ]清o谈迁《枣林杂俎o元明史料笔记丛刊》载:"四川茶园,十株取一,征茶三两。茶四十斤,易番人马一。李文忠以茶五十余万斤易马三千五百十八匹。今茶课,本色十五万八千八百五十九斤,系石泉、建始、长宁等县,并建昌、天全、乌蒙、镇雄、永宁九姓土司办纳。"

薛刚纂修,吴迁举续修《湖广图经志书o施州卫》〔明o嘉靖版〕:"土产:茶,品有探春,先春,次春;又有入香、研膏二品。"明o徐学谟纂修的《万历湖广总志》(福建省图书馆明万历刻本)卷第十二"方产"条下载有:"施州……茶,有探春、先春、初春,又有玉香、研膏二品。"这两段文字中:嘉靖(1522--1566年)、万历(1573--1619年)两年号首尾相距不到十年。粗看这两段文字,区别不大,认真剖析,却传出以下信息:

1.前一条记为:"品有探春,先春,次春。"后一条记为:"有探春、先春、初春。"显然这是按采摘加工时间定名的茶,犹如今天称"明前茶""雨前茶" 一样,但肯定是高档芽茶。《明太祖实录》中"供御茶" 条下有:"其品有四,曰探春,先春,次春、紫笋",足见这是通用芽茶名。

2.前一条记为:"又有入香、研膏二品。"后一条记为:"又有玉香、研膏二品。"以"又"隔断,显然这是茶名;前一条中的"入香" 与黄庭坚所记"施州八香六饼" 有别,却不能断言这是不同的两支茶,毕竟还存在一个可能:"入"是"八"的刊误。而万历时期记载的"玉香",就应该是另一支茶。

3.从"探春""先春""次春" 一类的名称中,我们能判断这是高档芽茶,但不能断定其加工方法(从洪武二十四年"诏书" 产生的背景分析,很有可能是蒸青芽茶)。而"玉香"不仅可以判断这是专用茶名,还能判断这是蒸青茶,它是与必须使用蒸青制作的"研膏"排在一起并单独列出的。

4."玉香"不是"八香饼茶"的翻版,而是改进了的蒸青散茶。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补遗》有记,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元璋"罢造龙团,听茶户惟采茶芽以进。"此后,饼茶不再受到青睐,散茶迅速崛起,明代的施州蒸青散茶"玉香",与宋代施州饼茶"八香"同源于蒸青工艺,区别的关键点:加工时将后期工艺,即"压"制而成的饼茶改变为整条成形的散茶;如果仍是饼茶,何必丢掉已有四百年悠久历史的老名称呢?

5."玉香"被《万历湖广总志》录入,该书总纂修徐学谟(1521--1593),明礼部尚书,加太子少保衔。曾岀任荆州知府、湖广按察使,对荆湖之事颇有了解。足见当时施州卫所产"玉香"在茶叶市场已有一定的知名度。

由上,可以结论:至明代万历前后,施州生产的高档蒸青绿茶"玉香" 已得到市场的认可,并载入方志中。

五、"玉香"的后续发展

我国著名的茶史专家朱自振先生记述:"元代和宋,……其杀青大多沿用蒸而较少用炒。""明初,……散茶特别是炒青绿茶迅速发展。"明代,在散茶生产中,炒青技术逐渐取代了蒸青技术。但在信息相对闭塞,交通不便的恩施,这一技术却一直保留下来。今天,保留蒸气杀青技术的地方名茶极少,庄晚芳先生认为:恩施玉露已成"独树一帜",是"我国长期保留下来的一种蒸青绿茶。"

"恩施玉露"不仅直接传承了蒸汽杀青技术,也传承了采、摊、揉等方法,并在生产散茶时,将唐代的焙灶,创造性地改制成玉露茶专用灶,以便将揉捻、整形、焙制工艺连续完成。这种灶既有当年陆羽所描述的"焙"的总体特征,又根据市场变化,有所改进。

在改进工具的同时,根据市场的消费需求也改进了制作工艺,逐渐形成了一套"搂、搓、端、扎"的整形技术,使成茶外形"紧、细、圆、直",茶汤碧绿、明亮、清香醇和,叶底匀净、翠绿如玉。

六、"玉露"名称的演变

前文已述:唐代,《膳夫经手录》中记有"施州方茶";北宋黄庭坚的书信中记有蒸青饼茶"八香";明o薛刚纂修、吴迁举续修的《湖广图经志书》载有施州"入香";明o徐学谟纂修的《万历湖广总志》载有施州"玉香"。"玉香" 为高档蒸青绿茶。据恩施州民间调查,清康熙年间,芭蕉的茶农因为此茶成茶翠绿、茶汤青绿、叶底嫩绿,也称这支蒸青茶为:"玉绿"[ ]。在恩施方言发音中,"露""绿"同声同韵,均读"露"音,只是音调不同,前为四声,后为三声。

笔者以为:自明万历年间"玉香"成为地方名茶后,按中国文人的习惯,此名略显俗气,便思考改名,而唐代诗人杜甫在长江巫峡一带创作了《秋兴八首o其一》 中有:"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诗中"玉露",原意是指"秋天的露珠",因其未脱"玉"字,又典岀名人名诗,且写诗地点毗邻恩施,又被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頫书写传颂,遂被引来作这支茶的茶名。究竞何时何人所改,已无法考证。

七、清代以后的"恩施玉露"

恩施玉露在清代已成为地方名茶,受到上流社会特别的青睐。据王晓元《民国名人与日本妻妾》一书载:张之洞与辜鸿铭 一道在总督府附近的"茶楼"闲逛,日本侍女端茶伺候,侍女送茶时特别强调:"这是湖北名茶恩施玉露"。

现代,"恩施玉露"被多本茶叶专著记载:

"玉露茶是我国长期保留下来的一种蒸青绿茶。原产于恩施五峰(山)一带,原料细嫩,制工精细,别出心裁,独树一帜。成茶条索紧细,匀齐挺直,光滑油润,形如松针,色呈鲜绿;泡岀茶汤,清澈明亮,香气鲜爽,滋味甘和,叶底齐一匀净,翠绿如玉。"

"蒸青为我国最早的制茶方法,唐代已盛行蒸青法制作绿茶,直到明朝改为盛行炒青法制绿茶。玉露为我国现存的采用蒸青法制作的绿茶。"

"恩施玉露的杀青沿用我国唐代所用的蒸汽杀青方法。恩施玉露是我国目前保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传统蒸青绿茶。恩施产茶,历史悠久。"

日本茶叶种植是公元六世纪前后由中国传去的,其制茶技术源自中国。日本茶学博士清水康夫曾几次到恩施市考察"恩施玉露"茶的生产技术,于1995年6月15日留下题词:"恩施玉露,温古知新" ,表达了溯源之意。

2007年,恩施玉露由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07年4 月,由恩施玉露集团o润邦国际富硒茶业有限公司捐赠的茶样"恩施玉露"被中国茶叶博物馆收藏。

2010年4月15日,恩施玉露湖北省地方标准DB42/T351-2010《地理标志产品o恩施玉露》、DB42/T610-2010《恩施玉露生产技术规程》、DB42/T611-2010《恩施玉露加工技术规程》颁布实施。

2011年4月,恩施玉露被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课题组评为全国三个"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最具发展力品牌"之一。

2014年11月11日,"恩施玉露制作技艺"列入国务院颁布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2015年6月5日,"恩施玉露及图"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2017年,经中国茶叶品牌价值评估课题组对"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恩施玉露"品牌价值为15亿元人民币。

搂、端、搓、扎四个流畅的动作

让这一粒一粒鲜嫩的茶

变成另一番样子

紧、细、挺、直恰似松针的模样

他们取了个好听的名字

恩施玉露

除了在120余度的灶台上

它还能被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加工

替代了繁杂的工作

让恩施玉露更佳标准化。

龟白眼病怎么治最快

吉娃娃多少钱一只幼崽